第一卷:默認 第489章 大結局3
榮安郡主白了陸子楓一眼。
示意他閉嘴。
随後對着陸青瑤道:“阿娘,家裡有我,您和淼淼放心去吧。”
楓哥不知道,但她管過大半年的陸園,也接觸過陸記商行的買賣,是知道婆母艱辛的。
一個女子,白手起家,短短幾年間,能做起這樣大的商行。
實在不易。
這天下,能做到這樣好的,恐怕都沒幾人。
她這個做長媳的,自當為母分憂。
“鸢兒,家裡和楓兒有你看着,為娘甚是放心。”
陸青瑤将榮安郡主拉到一旁,拿出對牌鑰匙和賬本,同她交代了幾句。
完全無視兒子的存在。
要說這個兒媳,她是真喜歡,聰明伶俐卻不失可愛,完全沒有世家貴女們的那種孤傲,但持家理事也是有一手。
和楓兒那遲鈍的性子倒是十分互補。
把傻兒子和家交給她,陸青瑤很放心。
陸子楓看着媳婦和阿娘都不理他,别提多郁悶了,他這可是為鸢兒着想,他們剛成親,府中之事她也不熟悉,接下來怎麼弄?
他想想都替鸢兒頭疼。
崔三這個坑貨,不是說一旦發生婆媳矛盾,想要家裡和睦,他不能站阿娘那邊,也不能和稀泥兩邊都不管,得站在媳婦這邊。
他照做了。
結果鸢兒瞪他,阿娘也不理他。
還不如問妹妹,妹妹比崔三那家夥懂得還多。
他看着淼淼:“我是不是說錯了什麼,阿娘和鸢兒怎麼都不理我?”
還把崔三郎同他說的話,全說給了妹妹聽。
淼淼收拾得差不多了,這會兒正坐在蒲團上嗑瓜子。
一聽樂了。
看着呆萌呆萌的大哥。
想象不出來他在戰場上是如何殺敵,如何赢下北夷人的。
淼淼覺得,一定是大哥這副樣子,讓人輕敵了。
所以他就趁着敵人得意之際,削去人腦袋。
“大哥,聽我的,嫂嫂和阿娘,你一個都得罪不起,若他們日後起争執,你還是躲遠一些好。”
陸子楓一臉的不信:“我同僚們都說了,新婦入門,婆母多會在兒媳面前擺款,這樣日後才能鎮得住兒媳,我看鸢兒柔弱,怕他會扛不住阿娘的訓……”
淼淼放下手中的瓜子,拍了拍手,一本正經的看着他:“大哥,你是不是對柔弱有什麼誤解?”
鸢姐姐現在可是會跟着她打拳,教她騎馬的人,和阿娘秀秀姨比,的确是柔弱。
但和那些大家閨秀相比,已經很健康了。
她指了指不遠處的阿娘和嫂嫂,提醒大哥:“這些話可别讓阿娘聽到,小心她削你。”
陸子楓順着妹妹手指的方向,瞄了一眼,壓低聲音:“你嫂嫂就是很柔弱,難道不是嗎?”
淼淼把頭湊近大哥:“哥,你真是一點都不了解嫂嫂,你是不知道,你失蹤後,阿娘去找你,嫂嫂可是幫阿娘管了大半年的家和鋪子,賞罰分明,打理得井井有條,你說她柔弱不?”
“她真這麼厲害嗎?”陸子楓半信半疑。
媳婦在他跟前,從來都是小鳥一人的。
阿娘的那些生意,那些賬簿,他是多看一眼都頭疼。
沒想到鸢兒竟能幫得上阿娘。
“那是自然,不然你以為是我打理的呀?”淼淼咂了咂嘴,繼續嗑瓜子。
幸好大哥娶的鸢姐姐,要是娶個攪家精回來,以大哥這性子啊。
不得被人撺掇成啥樣。
“哥,可别聽你那些同僚瞎說,我們家和别人家不一樣,嫂嫂是郡主,又是我親表姐,誰敢欺負她,還有,你沒發現嗎,自從嫂嫂入門後,阿娘對嫂嫂比對你還親呢。”
陸子楓想了想:“還真是,看來是我想多了,他們婆媳好着呢。”
特别是阿娘,有什麼好東西,都隻惦記着鸢兒,吃飯也隻給媳婦和妹妹夾菜。
平日裡也隻對鸢兒噓寒問暖的,幾乎當他透明啊。
他現在開始有些懷疑……
他是不是阿娘親生的,還是和妹妹一樣,是撿來了。
淼淼壓低了聲音:“那是自然,大哥你就聽我的,别惹阿娘和嫂嫂不開心,要怪,隻能怪給你出馊主意的崔哥哥,你瞧瞧他,也老大不小的了,他爹娘又不在京城,你這個表姐夫可得為他的婚事費費心啊。”
陸子楓這會又像突然開竅似的,立刻明白了妹妹的意思。
笑着道:“還真是,我居然把這事給忘了,回屋就琢磨琢磨,讓你嫂嫂給他張羅相看。”
“對,多找幾個小娘子跟他相看,他就沒工夫管你閑事了。”淼淼意味深長的笑了笑。
陸子楓寵溺的捏了捏妹妹的臉:“就你鬼主意多,不過你們何時啟程?”
“三日後吧,至少要等芝雲表姐大婚之後,帶上他們夫婦和二舅母一塊去。”
“怎麼她們也要去?”
“雲表姐不想與秦姐夫兩地分離,便想随軍,二舅母見女兒都去了,二舅舅也在邊關,便也想跟着去。”
“也好,也算一家團聚了。”
第二日便是雲姐姐和秦琅的婚期。
秦琅是國喪後才回的京城,回來後就上門求娶雲姐姐,也不能說是求娶,應該是入贅。
他帶着皇上賞賜的金銀和房産田地,入贅了陸家。
實際上以他現在的功績,娶雲姐姐完全沒問題,宅子田地都有了。
雖然和陸家雄厚的家資是沒法比的。
但雲姐姐不在乎這些,甚至外祖父都問過秦琅,想不想把陸芝雲娶回家。
差點就去求皇上将他調回京任職了。
可秦琅卻說,邊關總是要有人鎮守的,他争取多立些功績,再過幾年,就可以換嶽父和叔父回來團聚了。
他還是想入贅陸家,他不在京城的日子,至少芝雲有家人陪伴,不會守着一座空宅子過日子。
這話把雲表姐和二舅母感動壞了。
雲表姐當即決定随夫君去邊關,邊關的日子再苦,也不會比流放地差。
與其獨守空房,日盼夜盼,盼郎君歸來,日日擔驚受怕,不如與他共同進退。
二舅母見女兒要離開,夫君也在邊關,當即決定跟了去。
一家子團聚了。
今年還能過個團圓年。
……